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集团要闻

当代艺术爱好者的“绝佳指南”——《龙门札记·艺术是一个问题》

发布时间:2024.08.17 点击量:?

  穿行在伦敦的花园,偶遇诗人拜伦的坟墓;漫步在德国贝多芬故居,与逝去的音乐家产生共鸣。“日行八万里”,从丰富的策展经历出发,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探索美的含义;思绪贯古今,于中华历史中寻找古典美学与现代艺术的交汇点,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近日,河北美术官方网站社推出《龙门札记·艺术是一个问题》。本书是该社策划推出的艺术思辨类图书“新世纪艺术文库·思想写作丛书”中的第一本。著名策展人、批评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春辰教授以简单平实的语言记录了自己近年来关于艺术的一些观察和思考,穿越变化的、纷繁的表象,直击艺术的内核。




  对于当代艺术爱好者来说,这无疑是一本绝佳的指南。它将引导你思索现代艺术世界的“游戏规则”。是遵循模板,还是用特定话术去定义艺术?中国艺术的起点在哪里开始,落脚点又在哪里放下?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如何做出“真艺术”?在这里,相信你会找到答案。

  这是艺术吗?

  康定斯基的抽象画、杜尚的小便池、布鲁斯·瑙曼的霓虹灯……这些让观众难以理解的东西,居然会是艺术史上的旷世之作?艺术不惧局限,让我们打开脑洞,享受艺术的想象力、自由度、创造性。作者以艺术现场中观众常见的问题“这是艺术吗”为切入点,阐释了艺术观念的变化和现代艺术的特征。

  对比中国古典书画艺术与国际化后的当代艺术,人们往往更容易接受前者,因为书画是更加明确、具体的艺术;对于后者却常常充满疑虑,因为它往往展现出碎片化、个性化、抽象化的特点,不再具有主流的艺术样式和形式。

  对此,作者引用美国著名艺术批评家、哲学家阿瑟·丹托提出的“艺术的终结”这一哲学论断,提出“艺术是一场大剧,它永远在上演,也有终场的时候,但终场不等于结束,永不再来,而是演完本场还有下场”。艺术有着强烈的选择性和主体性,尽可以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具有了这样的思辨能力,艺术家才能够更游刃有余地创作艺术作品,观众也不会再恍惚于“这是艺术吗”的疑虑,从而享受艺术的丰富多彩。

  何为“在地性”

  “在地性”是指为某一特定地点而创作的艺术作品,是公共艺术的特有属性之一,也是中国当代艺术探索文化自主性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扑向大地——红格尔纪行》一文中,王春辰记录了内蒙古红格尔草原的“热雪”现场艺术。几十位国内外艺术家在草原上呼喊高歌,回归大地,以游牧的形式寻找一种灵动的理想。有的艺术家为了表达感受和观念,在冰天雪地里匍匐,坚持二十几分钟。

  作者认为,当一个人蜗居在斗室里宅起来的时候,可能会失去对历史变形记的感受,历史的视野需要空旷的天地来激发。在内蒙古红格尔草原,大家“回到一种生命的源头去激发在地性的艺术活水”,得以回顾中国历史上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流融合,进而瞭望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着的全球共性问题,做到“接地气”,即关注该地点的人文、地理、历史,亲近大地,才能够产生属于这片土地的独特艺术。

  不可遗忘的价值

  在《不可遗忘的价值》一文中,作者提到有位老人去世之后,远在异国他乡的子女将老人的房产出售,屋内用品由新房主处理。新房主看着老人留下的一生的照片和从15岁开始记录到去世的十几本日记,觉得有些可惜。后来拍成小视频转发到朋友圈,引来很多人的共鸣。

  作者认为,这些生活中的纤细片段,看似波澜不惊,都是寻常物,但是它们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社会有机体。人类有历史,我们对之有认同、有认识、有反省、有情感,都是源自历史的真实,而不仅仅是一堆数据、一筐名词。特别是对中国这片土地上的民族、家族、宗亲、血缘、乡里、文化、繁衍生息等这些概念不是空洞的词语,而是鲜活的生命体。如果我们是活在真实的空间里,应该反省诸多的事物,给亲情多些温暖,个体的家族历史不能断。他说:“人,生而在人世,死而亦当留有余温于世。唯此,文明与历史才能记忆,价值才在其中。”


  王春辰的文章既不等于传统随笔体裁,又有别于西式论文格式。这同作者长期受过中文传统熏陶有关,也同他系统研读西式理论有关。两者结合,摆脱了纯西式文体的学究气,也悬置了古人作文的习气,比如掉书袋或刻意追求微言大义。

——西安美术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德


  这本书是王春辰教授关于当代艺术的思考札记。也就是他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产物。从本质上看,艺术创新来自于对既有艺术规则和社会现实的质疑、挑战和批判,一部艺术史就是一部对艺术不断否定、不断突破和不断超越的历史。

——中国艺术研究院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端廷